近年来,不少行业都经历了关门潮的洗礼。

曾风光无限的KTV,短短9年时间里倒闭了7万家;零售行业巨头沃尔玛,闭店140家;超135万家餐饮店在去年黯然离场。

唯有一个行业,在逆势崛起,那便是药店行业。

截至2022年,线下实体药店的数量已经攀升至64.39万家,而在2023年,全国零售药店的市场规模更是惊人地达到了5394亿元。

尽管奶茶店也达到了50万家的规模,但在药店的庞大体量面前,只能望尘莫及。

全国各地的药店遍地开花,无论是一线大城市,还是十八线小县城,几乎每隔50米就能看见药店的身影,一个小区门口至少有三家药店。

买药送鸡蛋,充值100送500,各种促销活动,药店搞得如火如荼。

根据2023年12月底的数据显示,多家上市药店在全国的零售药店中均已破万。

 

最早于2014年10月上市的一心堂从上市前的2389家增加到了10255家,9年的时间扩大了将近5倍。

 

门店增长速度最快的大参林遍布19个省份,共12993家连锁店,仅去年一年同比增长29.35%,成为增长最快的连锁药店品牌。

 

益丰药房也一直保持着快速扩张的节奏,2023年平均每日增加约9家门店,截止去年底达到了12350家。

 

而拥有门店数量最多的老百姓大药房,目前门店总计达到了13065家。

 

在未来的规划中,老百姓大药房计划每年实体店的增长速度保持在约25%的水平,预计每年新增门店数量将达到约3500家。

 

从数据上看,药店的“万店时代”已经到来,但几乎所有药店都在不断地刷新记录,对未来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呈现出积极向上的增长态势。

 

而药店的扩张不仅体现在门店上,还有品类的增加。

 

相比20年前,走进药店时满屋子药品的光景,现在的连锁店多了许多生活的元素。

 

除药品外,还有医疗器械、快消品、保健品、药妆以及日用品等“非药”类商品。

 

多元化的商品使得药店更像个便利店,能够满足大多数消费者的需求,也给连锁药店的拓展增加了更多的盈利点。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连锁药店也在逐步向电商渗透,O2O模式在药品零售市场中迅速兴起。

 

很多人动动手指就能买药到家,看似对传统的线下实体药店形成了一定的客源分流。

 

然而,从销售收入的构成来看,实体店仍然是药店收入的主要来源。

 

就在2023年的第三季度,老百姓大药房线上渠道销售额只占营收比例的9%,一心堂的占比仅为4%,远低于实体店的收入。

 

显然,虽然线上药店崛起,但人们依然更愿意去实体药店购买。

 

近几年,药店从门店到品类,从线下到线上两手抓,如此快速的扩张,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老年人口增加,频繁地购买和使用药品成为了老年人生活中的常态,对药品的需求也随之增大。

 

对于老年人而言,实体药店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与药剂师进行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这种交流方式使得他们能够直接咨询药品相关的问题,并获得更为直观和即时的体验,从而确保他们获得适合自己的药品。

 

此外,大部分的实体药店开在居民区,从家里到药店15分钟内步行便能到达,方便老年人随时购买药品,相比医院具有更大的便利性。

 

而就年轻人来说,越来越注重健康和养生,保健品的需求逐年增加。

 

 

虽然网上购药很方便,但在实体药店购买药品和保健品,更能够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再加上线下实体店能刷医保卡的便利,也成为了人们愿意在实体店购买的重要理由之一。

 

消费者的意愿并不足以让药店大面积的扩张,药店扩大的主要原因在于资本的推动。

 

早在2014年,国家在网上发布了一份关于销售处方药的征求意见稿,敏锐的资方便嗅到商机。

 

“医药分离”政策一经公布,立即引发了资本市场的热烈反响,众多资本纷纷涌入医药领域。

 

特别是在2014年至2020年期间,药店行业经历了一段极度活跃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高瓴资本率先布局,分别在2014年、2015年和2020年投入7500万美元、9700万美元和10亿美元,对曾经亏损300亿的百济神州进行了大手笔的投资,至今尚未退出。

 

 

2017年,高瓴资本创建了高济医疗,一家专注于健康领域的实业公司,又通过斥资百亿元收购了数万家药店。

 

这一大规模的收购行为震惊了行业内的所有人。

 

紧接着,老百姓、一心堂、益丰纷纷加入了收购的队伍,合计收购676家。

 

“卖药不如卖店”这一说法在当时广为流传,成为了行业内的热门话题。

 

随着药店数量的激增,收购价格也呈现出持续上涨的趋势。

 

同时,老百姓、益丰药房、大参林、漱玉平民也开始了加盟计划,老百姓曾坦言:“相比于并购,公司更倾向于轻资产的加盟模式。”

 

截止2023年底,老百姓有4120家加盟店,益丰药房1024家,大参林3483家,漱玉平民2421家,占据了所有门店总数的15%-30%。

 

在短短十年间,药店数量从最初的10万家迅速攀升至20万家,展现出惊人的增长速度。

 

然而,药店的扩张步伐并未就此停歇。

 

 

 

2021年,官方针对药品流通行业发布了明确的指导意见。

 

该文件设定了一个目标,即到2025年,我国将致力于培育出5至10家零售连锁药店,这些药店的年销售额需超过500亿元,且必须展现出更高的专业性和多元化。

 

同时,连锁药店的门店占比也需提升至70%,以进一步推动行业的集中化和规范化发展。

 

但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以前很多个人开的药店,现在都变成了连锁药店。

 

截至2022年底,我国连锁药店的市场占有率已逼近58%,门店数量也达到了36万家的庞大规模。

 

连锁药店的模式还加剧了药店扩张的步伐,在资本的驱动下,一些优质的连锁药店均被收入囊中,从区域迅速拓展到了全国各地,形成了一股扩张潮。

 

连锁药店的好处在于能够集中资源,形成规模效应,在采购、管理、品牌宣传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从而迅速提升市场竞争力。

 

不断扩张门店必是有利可图,对于药店来说的,毛利率一般在45%左右,除去必需的日常开支,净利润维持在7%-10%左右的水平。

 

疯狂扩张的药店,真的赚钱吗?这么多的药店又是靠什么赚钱的呢?

尽管药店数量众多,行业竞争激烈,但药店的利润仍然相当可观。

 

回顾去年前三季度的业绩数据,可以看到在上市的头部药店中,大参林以11.74亿元的净利润位居榜首,同比增长率高达27.2%。

 

紧随其后的是益丰药房,净利润为9.99亿元,而老百姓大药房则以7.17亿元的净利润位列第三。

 

在常人眼中,药店的利润多来自于药品,但自从国家开通“双通道”以及医保能刷统筹账户后,药品的利润也被压缩了不少。

 

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创新药的供需状况常呈现出一种紧张的局面。

 

这类药物在医院往往难以获得,而药店作为另一种购买渠道,高昂的售价又常常让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难以承受。

 

 

2018年,江苏一位先生称,一款治疗肺动脉高压的常用药纳入医保后,花费从每月3000元,降低到了每月1000元,但问题是这款药在医院买不到,药店又不纳入医保,只能自费。

 

这样的困境不在少数。

 

不久后,在2021年5月,国家出台了创新药“双通道”的政策,即医保机构、医院以及定点零售药店签订三方协议。

 

也就是说在医院定点药房能够直接接受医院开具的药方,消费者仅需前往药店,并使用医保进行支付,即可轻松取药。

 

真正实现了处方开具、药品购买以及费用结算的全流程贯通,为消费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有效解决了处方外流的问题。

 

如今,经过国家医保局与药品生产企业之间多轮深入谈判,已经有346种药品以较低的价格成功纳入医保药品目录。

 

这些药品涵盖了多个治疗领域,包括抗肿瘤、罕见病、慢性病、抗病毒等,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也进一步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双通道”政策的颁布,带动了很多背靠医院的DTP药房的扩张,专门提供高端新特药和处方药。

 

自2024年1月起,医保政策又有了新的变革,消费者在统筹药店买药时能刷医保账户中的统筹部分,也就是说,刷完历年账户后,还能使用统筹账户里面的钱。

 

这些政策虽然便民,但对药店来说药品纳入医保,也就失去了定价的自主权,降低了利润。

 

相比中西成药,更赚钱的还得是医疗仪器、滋补品、保健品、药妆等附属商品。

 

广东的大参林药店号称最能赚钱的药店,最大的毛利润来自于参茸滋补药材。

 

受地域的影响,广东人钟爱滋补,注重养生,最爱的便是“人参”,在各种汤料中放一点“人参”是广东人的日常。

 

90年代初,人参作为滋补品不受定价的限制,一斤人参能卖到120元,这让大参林赚的盆满钵满。

 

到了2021年,大参林的人参药材占比17%,毛利却能达到所有品类的47%,远远高出老百姓大药房、一心堂在参茸的营收比7%-9%。

 

 

 

除此之外,更有很多药企纷纷跨界进军化妆品市场,吹起了一股新的“跨界风”。

 

例如同仁堂旗下的同仁本草、伊妆、丽颜坊主要涉及化妆水、面霜、面膜、精华等产品;康恩贝旗下的萃芙理、滋儿滨涉及孕妇用卸妆品;马应龙旗下的瞳话、八宝涉及眼霜、口红、唇膏、女士香水、洗面奶等产品。

 

药店向其他品类的跨界扩张成为了药店赚钱的新模式。

与美国连锁药店相比,2021年美国药店连锁化率就已经达到了90%,而我国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行业龙头企业的圈地行为呈现增长趋势,万店时代或许会从一万家拓展到两万家。

 

药店的迅速扩张无疑加剧了市场的竞争态势,但同时也推动了行业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随着市场集中度的提升,头部连锁药店凭借品牌、资金、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将加速并购扩张的步伐。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药店行业将呈现出更加激烈的竞争态势,但同时也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未来几年,扩张依然是药店的主基调,整个医药行业或将迎来新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