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央视曾曝光,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对302个衣服样品检测时发现,有19.2%的衣服存在不同程度的违规。
其中深圳安若依旗下的时尚女装被查出联苯胺含量超出国家标准的27倍。
简单一个数字可能大家没有什么概念。
联苯胺是一种有毒物品,并能形成致癌成分芳香胺的有害物质,会通过人体被皮肤吸收,经过一系列活化作用,改变人体DNA结构。
我们都知道癌症的起源来自于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发生突变,造成无限复制。
人体免疫识别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机体会对其纠正,使其自然凋亡。
而DNA结构的改变意味着混乱增殖的可能性大幅提高,清理的速度跟不上繁殖的速度。
换一句话说,即习以为常的毒衣服会逐渐将我们引入癌症的深渊。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多的毒衣服,我们又该如何阻止毒物的入侵呢?毒物的溯源之路
致癌衣服从何而来?为什么商家敢如此大胆公开“贩毒”?
一、致癌衣物从何而来?
服装的成形需要经过多项步骤。
通过棉纺织品、植物纤维、化学纤维等原材料制作,再经过裁剪-染色-印花-缝制-熨烫等过程。
然后分装进入各大仓库,最终流入我们消费者手中。
在这些制作过程中会用到很多化学物质,比如一些酸性染料、还原染料、硫化染料、荧光增白剂等等。
联苯胺就是其中一种典型的有害化学成分,为白色针状晶体或淡红色粉末晶体,在空气中颜色逐渐加深。
联苯胺曾是偶氮染料合成的重要中间体,用它可以合成超过300种染料,且具有色质好和染色快速的优势。
但是联苯胺的毒性很强,联苯胺及其盐都是有毒且会致癌的物质。
固体及蒸汽都很容易通过皮肤进入体内,增加致癌风险。因此工业上已改用其他无毒或低毒的中间体。
另一种毒物则是甲醛,甲醛在抗皱、染色和印花等工序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正常情况下,正规的衣物甲醛含量都是符合国家标准的。
但为了控制成本,同时让衣服的平整性、抗皱性和颜色更强,一些不法商家就可能使用价格很低的含甲醛的物质来操作处理衣物。
从而导致衣服中残留的甲醛超标,这些衣物流入市场后患无穷。
甲醛的危害,大家都是闻之色变。
例如默认对刚装修好的房子进行静置通风,等待半年后再入住,就是为了防止甲醛对人体产生影响。
近些年,甚至还有一些黑心房主利用低价租房的噱头吸引毕业生入住装修房,导致租客得患白血病的新闻。
还有一类衣物可能致癌。我们经常可以在拼多多、淘宝及闲鱼平台上看到一些二手衣物或者非常便宜的衣服,以及部分“外贸尾单”。
二手衣物有完好吊牌的还好,如果单纯是旧衣服就可能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详细核实衣服的来源情况。
外贸尾单,是国内厂家在生产国外订单时,一般都会多储备一些。
等到交付完国外订单以后,剩下的货物就以非常低的价格卖掉,通常是低于成本价格,而品质又相对较高。
外贸尾单看着似乎没什么大问题,殊不知,有些十分便宜的外贸尾单其实就是彻头彻尾的“洋垃圾”。
洋垃圾产业将可能来自国外的停尸房、垃圾站和废品处理站的旧衣服翻新,再贴上名牌的外贸尾单,然后在网上售卖。
为了尽可能攫取利益,这些商家不会对走私衣服进行任何检疫,更何论杀菌消毒。
仔细去看,有些外贸尾单的衣服上还有模糊的污渍残留,还寄居着难以言说的细菌病毒。
对于这些说不清源头的衣服,我们根本无法想象人性的下限。购买了这些衣物的我们,又是将自己放在了何等危险的境地。
二、毒物的潜伏记
联苯胺受热分解会产生有毒的氮氧化物气体,可经呼吸道、胃肠道、皮肤进入人体。
中毒后产生溶血,骨髓抑制,肝肾受损,出现恶心、呕吐、呼吸急促等症状。
会出现接触性皮炎,刺激黏膜,长期接触联苯胺可能导致出血性膀胱炎,膀胱乳头状瘤和膀胱癌。
联苯胺的浓度只要达到6.7ppb,对人体就有致癌风险。而携带超标联苯胺的衣服穿在身上,无异于缓慢自杀。
长期接触甲醛的危害更不必多说。
一是刺激皮肤粘膜,黏膜灼伤破损,长期接触甲醛,呼吸道黏膜会出现严重的水肿,眼睛会因刺激而疼痛。
二是增加得癌症的风险。甲醛是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一类致癌物,长期接触甲醛会增加得白血病、鼻咽癌等癌症的风险。
甲醛带有基因毒性,有可能诱发基因突变。
三是导致慢性中毒,长期接触甲醛可引发呼肝中毒性病变,表现为肝细胞损伤、肝辐射能异常。
大家不免忧心忡忡,哪怕我们想要去注意,似乎也很难了解到厂家在制作衣物时到底有没有过量添加有害物质。
这也使得我们在这个方面非常被动。
三、金钟罩的修炼秘籍
因此,我们一定要修炼好保护自己的金钟罩,确保各大毒物无法入侵。
首先,我们无需太过担忧,联苯胺由于毒性过强已被替换。
目前我国市场上几乎接触不到会分解出致癌芳香胺的染料,即使接触到了剂量也很小。
联苯胺分解后然后再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才能对人体细胞的DNA产生影响,具有发展成肿瘤的可能。
目前,联苯胺相关的膀胱癌、肾盂癌等更多的是染料行业工人的职业病。
根据国家的服装织料要求,联苯胺含量(A类≤20mg/kg,B类≤75mg/kg,C类≤300mg/kg),满足以上要求都是可以放心购买的。
关于甲醛的问题,脱离剂量谈毒性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衣服上的甲醛含量微乎其微,甲醛致癌的含量峰值是4.0ppm以上或者是平均浓度达到1.0ppm以上。
如果是符合国家生产标准生产的衣服,它一般在未清洗的状态下是0.012-0.426ppm浓度。
所以在正规渠道购买衣物,可帮助人们“避雷”。
以上,我们都强调了一个关键词,正规渠道购买,需要符合国家要求。
所以我们识别毒衣服的第一步就是判断此衣服是否属于国家核准合格产品。
正常衣服上都有一个吊牌,吊牌就像衣服的身份证。
成人服装的标准是GB18401,婴儿标准是GB31701,记不住也可以看具体类别,A类为婴幼儿服装标准,安全指数较高。
B类是可以直接与皮肤进行接触的纺织品,C类则可能会含有少量甲醛,不可贴身接触,有条件的话尽量少买。
一些来路不明没有吊牌的衣服,我们最好还是敬而远之。不能轻易因为价格低廉而屈就,毕竟看病治疗也是一笔费用。
识别第二步是要望闻问切,查看颜色、嗅闻气味、触摸肤感。
过于鲜艳或过于暗沉的颜色可能是为了掩盖面料瑕疵而故意调整的,因此要特别小心。
刚买的新衣如果气味刺鼻、浓烈,则可能是甲醛等有害物质超标的表现。手感粗糙、质地不均匀的面料可能含有较多的化学残留物。
建议选择正规的购物平台和信誉度高的卖家,比如天猫官方自营店、京东自营店等渠道,并注意查看其他买家的评价和商品描述。
浏览到价格极低的衣服也别掉以轻心,除却商家引流的可能,化学物质超标的概率还是较高的。
新衣服买回来后,尤其是贴身穿的衣服,最好先浸泡、洗涤后再穿。清洗时最好加入消毒液,以降低有害物质残留量。
要定期清洗衣物,保持衣物的清洁卫生,并放置在通风的衣柜里,有助于减少有害物质的残留。
对于已经穿着过一段时间的衣服,尤其是贴身穿着的内衣裤和袜子等,应定期更换、清洗和晾晒杀菌,避免长期穿着同一件衣物。
同样衣服的购买渠道最好多元化,选择不同的品牌,将风险降至最低。
对于一些特殊材质的衣服,如羊毛衫、羽绒服等,应按照厂家提供的洗涤方式进行清洗。
避免错误的洗涤方式导致衣物变形或二次残留有害物质。
新衣服第一次洗,掉色很正常。但是洗了好几次还是掉色的话,很可能是因为没有"洗浮色”或固色工艺有问题,不建议再给孩子穿了。浮色不洗掉直接穿,有可能堵塞孩子毛孔,造成皮肤过敏。
总结
央视曝光的毒衣服事件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切切实实存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盲目购买衣物很有可能带来安全隐患,大大提高患癌的几率。
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我们需要在正规渠道线下实体店和线上信誉较高的电商门店购买。
严格校对衣服吊牌,识别归属类别,是否可以贴身穿着,是否吊牌有造假的可能。
并且望闻问切,一一对应,衣服尽量无刺鼻异味、摸起来柔顺舒适,清洗时不出现频繁浮色等等。
购物本身是一件愉快的美事,不要让它变成福祸相依,日日自危。
这下大家知道再买衣服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方面了吧?
还没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