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给足爱与关注,孩子才能温和下来。

前几天,儿子跟着爸爸去朋友家吃完饭回来。

爸爸一脸愁容地说:这孩子太老实了,比他小三四岁的孩子打他,他一点都不知道还手。

当时我不太相信。

儿子平时在家非常要强,每次妹妹只要摸他一下,他都会还回来,从来不会让自己吃亏的,怎么去了外面会这样?

孩子爸说:他呀,也就在家里凶,在外面老实巴交的,我看他就是“窝里横”。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孩子在家里就像个小霸王,但是一到外面就变成了绵羊。

这个问题,就在前几天刚好和几个妈妈谈到过。

当时,几乎每个妈妈都在吐槽自己的孩子“在家称霸王、在外做绵羊”,似乎绝大部分的孩子都是这样的。

甚至有一部分妈妈都给孩子贴上了“胆小、懦弱”的标签。

实际上,孩子“窝里横人格”的背后,有着父母看不到的心理问题。

“窝里横”的孩子

其实是缺乏安全感

在网上看到一位妈妈抱怨:

孩子在家很凶,经常和我们顶嘴,但是一到外面就变得胆小怕事,说起话来笨嘴拙舌。

她讲到了一件事情:

有一次在商场游乐园,儿子把自己的小挖机带过去玩,结果被一个同龄的小朋友拿走了。

他不敢去要回来,就想让我帮忙要回来,我当时气他怂包的模样,就生气地说:“想要回来就自己去拿。”

结果,直到那个小朋友什么时候不见了,他也没有把小挖机要回来。

一路上,我气得话都不想说。

没想到回到家他却冲我发起了脾气,大声地问:“为什么你不帮我拿回来,还是不是我妈妈?”

说完把门使劲一摔,在房间里哇哇大哭。

曾看到一位心理学家对“窝里横”作出过这样的解释:

当个体呈现出“对内强硬、对外软弱”的状态,本质上是精神上的“趋利避害”。

通俗点来讲就是:缺乏安全感。

1. 缺乏社交上的安全感

它的诱因通常有两个:

一是,孩子的社交局限于亲子之间,很少让孩子接触外界的社交。

二是,用错误的方式误导孩子社交。

比如:

总是不放心孩子一个人出去玩,害怕被欺负,父母都跟在孩子身边——

没有和外界的接触,让他不信任他人,所以害怕和别人相处。

孩子闹了矛盾,总是第一个冲上去替他解决,还劝他要大度一点——被忽视的矛盾源,让孩子惧怕与他人发生矛盾。

这些方式,很容易让孩子在家横行霸道,因为父母能给他信任感,父母能够包容他,所以他会向父母表露最真实的状态;

在外变成“小绵羊”的孩子,则是处于对于外界恐惧的一种自我保护状态。

2. 自我认同感的缺失,导致安全感的不足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是伴随着很多恐惧:

1岁时候怕生;

2岁左右不敢尝试新事物;

3岁左右不敢公开发言;

4岁之后突然怕黑……

每当看到孩子胆怯、畏缩,父母就给孩子贴上“胆小”的标签。

这样的孩子没被父母看到最真实的内心,反而被来自父母的否定灼伤了内心,恐惧逐渐飙升,更害怕在外人面前表现出最真实的自己,所以他们越来越胆小。

简单来说就是父母不够关注,所以没有安全感。

就像《游戏力》里所说,孩子的安全感来自:

他非常确信,他爱的那些人会像一个水龙头,当他的杯子空了,一定会给他续杯,确信一定会滋润他被世界消耗至干枯的内心。

人和家人在一起时,会表现得更加真实,因为他知道“父母是爱我的”,所以有时会表现得更糟糕。

被忽视的“窝里横人格”

最终会变成“讨好”

我曾经在亲戚家看过这样一个场景。

一个女孩喜欢画画,妈妈就给她买了一套画笔。

结果,亲戚家的孩子看见了也想要那一套画笔,当时她不愿意,妈妈就劝她:一套画笔而已,你就不能大方一点。

于是硬将那套画笔送给了亲戚家的孩子,当时小女孩特别委屈。

后来,等亲戚家孩子走了以后,小女孩就发起了脾气,问妈妈:为什么不经过我的同意将画笔送人?

妈妈见孩子发脾气,也很生气,就吼她:不就是一套画笔吗?至于你这么大呼小叫的?你怎么这么小气,你这样的话谁会喜欢你。

妈妈不仅没有安慰女孩,还用教训的口吻去逼着孩子妥协,淹没了孩子内心的感受。

没有感受和关注让孩子的安全感急剧下降,后来他就会为了获得别人的一点好感而违背自己。

这件事之后,女孩在外人面前变得不会拒绝,有时候甚至会为了别人喜欢她而主动将自己喜欢的东西送给别人。

很多父母对于窝里横的孩子是这样的状态:

在外给孩子贴上“胆小内向、怂包”的标签,在家里面又不允许孩子发脾气,处处表现出“我对你的情绪不喜欢”的状态。

孩子就是因为感受不到父母足够的爱和关注,才会通过变乖变懂事来“讨好”我们,赢得我们的关注和爱。

有人总结过:

“窝里横”的孩子,内心通常有两种对应的能量,“控制型”和“顺从型”。

这两种内心的状态从某一种角度来说都是同一种结果:那就是“讨好”。

这是因为,当孩子的需求和感受被父母用控制、打压、管束的方式去处理时,内心是脆弱无力的,这时他们就会用“服从”、“顺从”这样的方式去应对。

久了以后,他们害怕被别人指责,所以就会用顺从的方式来牺牲自己的利益。

我要“讨好”父母,他们才会喜欢我;我要顺从同伴,不然他不和我玩。

被忽视的“窝里横人格”,其实是孩子为了保护自己,最终变得爱“讨好”。

避免孩子的“窝里横”

父母要学会“自我检视”

窝里横的孩子不是天生,而是家长行为和成长环境影响的结果。

父母要想培养孩子成为阳光、自信、大方的人,就要学会“自我检视”,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才能给孩子好的引导。

1. 不要把孩子保护得太好——让他学习保护自己

孩子窝里横的原因之一就是:过度保护。

害怕孩子吃亏,什么事情都帮他解决;总想一寸不离地守着孩子。

虽然父母给孩子的安全感足够,但是孩子对外界的恐惧却并没有减少,所以,孩子只敢在父母面前蛮横。

电影《千与千寻》中,汤婆婆的孩子从出生起就被放在一个无菌的环境中,不管是吃饭还是喝水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检测。

然而,这个无菌的环境有一天被破坏了,他进入了外部充满细菌的世界,就一天天地生病,对细菌根本就没有任何抵抗力。

被父母过度保护的孩子就像汤婆婆的孩子一样,被剥夺孩子认识世界的能力,所以他才会恐惧。

所以,别总想着孩子小,不懂事就让着他,而应该把孩子当成一个小大人来沟通,该说“不”就说“不”,

要经常把他“推出去”,只要有把握好原则和底线,才能避免孩子“窝里横”。

让他去经历社会,把对父母的安全感转移到他的见识上面。

2. 给孩子发泄情绪的机会——让他学会表达

当孩子在家长面前第一次表现出“蛮横”的态度,父母就必须引起注意。

有些孩子会对父母大吼大叫,这时候父母的做法通常是“硬碰硬”,其实这样的方式更加让孩子有样学样,对父母“蛮横”。

而父母要学会帮孩子疏导情绪,让他不要将不好的情绪发泄到别人身上。

比如:孩子拼乐高拼不好时,对外婆大发雷霆。

我们就要立刻制止:“不可以和姥姥这么说话。马上跟姥姥道歉!”

孩子道歉后,要抱起孩子:“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但是生气了也不能乱发脾气,妈妈对你发脾气时,你不是也很伤心吗,你对姥姥发脾气,姥姥也会伤心的。”

我们要在孩子第一次“蛮横”的时候就要用引导的方式来制止孩子的行为,帮他们找到自己暴躁行为背后的心理成因,鼓励他们说出是什么样的事情,引发了这样的感受。

让孩子表达出他的感受,他才能成为一个聪明识大体的人。

3. 父母做好榜样——教会他如何与人相处

许多父母,总是将最糟糕的情绪留给家人,孩子就会模仿。

如果父母对家人总是挑剔、吼骂。在外却能和颜悦色,孩子多半会是“窝里横”。

孩子的认知发育都源于父母和生活,他会逐渐懂得分享、交流、商量等概念,社交技巧也是在家庭实践中锻炼出来的。

父母千万不要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总是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父严母慈,一个扮红脸,一个扮白脸。

当一方教育孩子时,另一方出面干涉,袒护孩子。

这种不同步的做法会让孩子无所适从,不知道到底该听谁的教导。

久而久之,孩子在严厉的家长面前乖巧听话,在温和的家长面前任性放纵,会容易形成双面派的不良作风。

父母无论何时,都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得大方得体,孩子就会以此当作好的“标杆”。

说到底,孩子的一切负面行为,都是因为“缺爱”。

我们要让孩子感觉到,我们把最有爱的一面给自己最在乎的人,而不是把最坏的脾气留给最亲密的人。

千万不要让孩子养成那种“对陌生人客气,对家人苛刻”的习惯。

而是要学着,在他独立时,不给他羁绊,让他去“闯”;

当孩子发脾气时,学着理解和接纳孩子,并告诉他:你可以把不喜欢的说出来,你可以发泄,我们可以帮你解决。

当孩子对你不再和颜悦色时,检视自己,并学着改变,用好的言行去“扭转”孩子。

孩子所有的言行问题,都请父母在自己身上找答案。

要知道,育儿就是一场修行,孩子就是我们的一面镜子,让我们不断去觉察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