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特别是看到山东济宁医院里的这一幕,相信没有人不会为它动容:

一名男子带着父母前来看病,他瘦弱的身子,前面推着腿脚不便的父亲,背后拉着生病的母亲,穿梭在医院。

他只有一双手,却要同时照顾父亲母亲,一个人连推带拉地帮他们挂号,带着他们做检查,特别是在需要乘坐电梯往返时,他不得不先把父亲推进电梯,转身再去推母亲。

他手忙脚乱的样子,让人看了不由唏嘘。

他也许流泪过、崩溃过,但最终却因为没有兄弟姐妹求助,只能默默担负这一切。

独生子女的困境

远比我们想得困难

医院里这一幕的主人公高先生,是一个独生子,且父母生育较晚,男子刚成年,父母都已垂垂老矣。

尽管已做好了为父母养老的准备,但始料未及的变故,让高先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前不久,高先生的父母先后病倒,父亲脑梗,母亲脑出血。虽然都抢救回来了,但双双瘫痪,生活不能自理。

据悉,高先生每个月的收入一万出头,孩子上学,家庭开支,加上房贷车贷,几乎所剩无几,完全承担不起护工费。

没有兄弟姐妹搭把手,无奈之下,高先生只能停下手里的工作,亲自照顾父母。

一边是零收入,另一边是父母高昂的医疗费,高先生坦言,如今的每一天都是煎熬。

无独有偶,在纪录片《生命缘》里,有一位80后独生子孔先生,他的遭遇也让无数人倍感心酸:

短短半年内,家中四位老人接连生病。过完年母亲生病住院,还没完全康复,丈母娘就住院,接着一个电话过来,说姥爷没了,一个礼拜过后,父亲突患重疾、生命垂危……

几个老人病倒,妻子因为工作脱不开身,母亲也帮不上忙。作为国家队教练,他的工作同样忙碌不堪,面对此情此景,躺在病床上的父亲也只能无奈地说:“这代人就这样,上班就顾不了你,顾你就上不了班。”

权衡之下,孔先生请了长假,扛下家庭的重担,每日奔波于医院、学校、家三地之间。

但尽管如此,他的拼命却没有让生活好起来,重病的父亲随时有生命危险、年幼的孩子调皮捣蛋、每日流水般的开销,每一样都让他焦虑不安。

面对不堪的生活压力,他连宣泄情绪,都只能在餐厅里边吃饭边流泪,无暇顾及他人异样的目光,泣不成声。

我们常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放到现实,对于很多独生子女来说,拼事业还是重亲情,似乎很难两全。

这是一张经典的摄影作品《独生子》:一个独子,坐在两张病床中间,一边是父亲,一边是母亲。

表象之下,这个独子的身后可能还有堆积如山的工作,有不得不面临的竞争压力,有努力加班的妻子,还有需要照顾的孩子……

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的困境,已经悄然到来。

放下工作养不起家

拿起工作顾不上父母

以前总觉得:“独生子女多幸福啊,父母给了他们全部的爱,不分摊,不打折。”

可现在才明白,小时候百分百的宠爱,就意味着长大后百分百的责任。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提问:“独生子女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高赞是这样说的:“不敢死,不敢穷,不敢远嫁,因为父母只有我。”

这句话确实深深戳中了无数独生子女的心。

据中国社科院最新统计数据:我国的独生子女总量约为1.8亿。

特别是出生于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一代独生子女,正面临着孩子尚小,父母已老,身前千军万马,身后空无一人的无奈。

有这样一则新闻:

儿子因为工作关系在外地,独留年迈的父母在老家,每次联系,父母都在电话里面告诉儿子:“家里一切都好”,并屡次以不要耽误工作为由,拒绝儿子回家。

当儿子瞒着父母偷偷回家后才发现:父亲中风了,母亲的腰也扭伤了。

正在餐桌吃饭的母亲,看到回家的儿子,崩溃大哭:

“谁让你回来的,我不是告诉你都好着呢。”

母亲嚎啕大哭的画面,不知刺痛了多少独生子女的心。

电话里头父母最常说的话,无非是:

“家里都很好,你不用担心。”

“我们身体好着呢,今天还跟你叔叔下棋了,你妈还去跳广场舞了。”

“我们不缺钱花,上次给的还有呢。”

但我们并不知道,父母是否真的像他们在电话中说的那样好。

有人说:“父母年纪越大,我越像惊弓之鸟,他们的一声咳嗽都让我胆战心惊。我怕赚钱的速度,赶不上父母老去的速度;我更怕我拼尽所有,到最后还是留不住他们。”

还有人说:“最怕的是父亲已倒在冰冷的地上,而我只能在电话另一头求救。”

可能有的人会说:“直接请保姆回来照顾父母不就行了,何必自寻烦恼、自我感动?”

但残酷的是,绝大多数家庭都是普通家庭,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他们拿着尚可的工资,在支付完房贷车贷、小孩教育之后,几乎所剩无几。

以我国三四线城市为例,请一个照顾老人的保姆,要五六千一个月,甚至可能更高。如果四个老人同时生病,那一个保姆远远不够。这就意味着,每个月,至少要花一万块钱请保姆。

然而小城人均收入也就三四千,就算夫妻俩工资加起来,也支付不起保姆费。

当然,对于一些有钱的父母或者子女来讲,这可能不是什么大问题。

可大多数普通人缺的就是钱,不是每一个子女都能承担得起,更何况是独生子女。很多人不得不辞去工作,亲自照顾年迈的父母。

但是,放下工作就养不起家,拿起工作又顾不上父母。

面对独生子女养老的困境,社会心理学家把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形容成一个三角形。

儿时是正三角,孩子处在顶端,享受着所有的爱;等父母渐老,孩子渐成熟,三角形也旋转成了倒三角,孩子成了唯一支撑三角的最底一端。

只要任何一方不垮,那么这将是最稳固的关系,可一旦一方垮掉,这个三角也将失去重心。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危机里,父母跟子女都举步维艰,但也并非无路可走。

2021年全国两会上,一位人大代表建议“增加独生子女看护假”,瞬间冲上热搜。

即使有人说,20天的看护假也只是杯水车薪,只能起到缓解作用,无法真正解决问题。但如何解决独生子女赡养父母压力大的问题,已成为全国关注的话题。

专家们预计,未来5至10年,大多数住院的老年病人的子女都是独生子女。因此,从公共医疗的角度来说,建立完善的护工机制,大力推广居家养老,提供社区长者食堂等普惠养老服务,不但可以有效改善独生子女赡养父母难的局面,让广大独生子女无后顾之忧专心于事业,还能让老年人提高生活质量,安享晚年。

此外,作为父母,要学会独立自主地安排好晚年生活,不要把压力全压在孩子身上:

从此刻开始,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注重身心健康,尽量远离损害你身体的食物,例如烟、酒、油腻食物等;

平时多锻炼,加强身体素质;少熬夜,长时间熬夜只会降低你的免疫力,慢慢地各种疾病就会上身。

不要事事都去插手,不然会心累;懂得断舍离,远离那些只会消耗你情感的人,让自己的内心清净点,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只有心情好了,心净了,90%的疾病才会远离你,你的生活才会更健康、更幸福。

作为子女,从此刻起要做好为父母养老的规划:

定期带父母去体检,及时跟进父母的健康状况;

多关心父母、多陪伴父母,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及时安抚他们的情绪;

存钱才是硬道理,只有手中有钱,才能更自如地应对各种变故;

最后,把自己照顾好也很重要。

愿父母的养老,不再是个困局。也希望你我的晚年,都能少些病痛和无助。